

由教务处主办,法学教学实训中心承办的山东政法学院第七届模拟法庭竞赛6月3日下午落下帷幕。本届竞赛分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。预赛阶段,各法学院精心组织,累计举办竞赛活动80余场,近千名同学直接参与。决赛得到了法律实务部门的大力支持,来自法院、检察院和律师事务所的7名实务专家担任竞赛评委。吕涛院长出席决赛开幕式并讲话。决赛结束后,教务处许海波处长、王三海副处长及各位专家评委为获奖代表队、获奖选手、优秀组织单位颁奖。
吕涛讲话指出,模拟法庭竞赛是法学专业的一项传统赛事,竞赛的举办有三个方面的意义。首先,模拟法庭竞赛是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重要平台。模拟法庭竞赛经过多年举办,不断改革完善,已经成为我校实践教学的品牌项目。其次,模拟法庭竞赛是检验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果的重要途径。每届竞赛,参赛同学都表现出了很高的法律素养,充分体现了学校应用型办学定位的教学成果。最后,模拟法庭竞赛是法学教育对接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纽带。模拟法庭竞赛聚焦法庭审判这个核心环节,完全契合了司法体制改革的精神,为法学人才培养与司法实务要求充分对接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本届竞赛决赛共有9支代表队参加,四个法学院各推荐2支代表队,警官学院推荐1支代表队。经过激烈角逐,民商法学院第二代表队获得优胜团队一等奖。经济贸易法学院第二代表队、刑事司法学院第二代表队获得优胜团队二等奖。刑事司法学院第一代表队、民商法学院第一代表队、法学院第一代表队获得优胜团队三等奖。法学院的毕家铭、民商法学院的黄冬青、警官学院的刘立伟三名选手荣获 “优秀法官”荣誉称号。民商法学院的孙清雪,经济贸易法学院的刘晨阳、李建东,法学院的曲琳,刑事司法学院胡晓雯、吴瑞六名选手荣获“优秀诉讼代理人”荣誉称号。刑事司法学院、民商法学院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。
本届竞赛以服务于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基本宗旨,竞赛模式选择、竞赛环节设计、竞赛规则制订都力求最大程度地贴近审判实务,目的在于通过搭建法律实务准实战平台,实现法学教育与法律实务更好对接,以此来检验法学教育的成果,探寻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路径。